目前,我國水資源正面臨著兩大挑戰:一是水資源緊缺日益加重。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的1/3,而且,水少的問題將繼續加重。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全國總需水量將達6800億立方米,而供水能力只有6400億立方,年缺水量高達400億立方米。二是水環境污染仍然十分嚴峻,我國70%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普遍受到污染威脅已成為供水行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因此,緩解水資源短缺和保證飲水安全是一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任務,也是國家“十二五”計劃明確關注的重要內容。飲用水安全保障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以及社會穩定,意義十分重大。我國已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大幅提高,指標增至106項,原有的一些指標也更加嚴格,這就迫切要求在安全飲水保障技術上有更好的創新和升級,不斷推出更好的技術和產品。
在聯合國確定的“城市用水:應對都市化挑戰”的大背景下,近日,中國凈水行業協會聯合
凈水器行業龍頭企業舉辦了中國安全飲水高峰論壇。探討行業發展方向和研究飲用水安全保障的關鍵技術。國內著名的水處理排頭企業碧水源公司介紹了,發揮自己在膜技術方面的優勢,開發出民用安全飲水新產品的情況。
凈水器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的美國,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應用普遍,市場普及率達到75%以上,并且每年以10%至15%的速度增長。而目前中國市場普及率尚不足1%,增速卻高達30%~50%,在北京等大城市更是超過了100%。
對健康的追逐讓中國凈水市場容量直擊千億規模。欲購買
凈水器的消費者一般非常注重個人身體健康,對生活品質有很高要求,再加上凈水器價格不菲,所以他們往往很理性。
目前,中國凈水器產業已發展到3000多家生產企業,凈水器生產企業的數量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長。2010年生產凈水器3000多萬臺,凈水器產量以每年42%~50%的速度增長。2010年凈水器銷售額300多億人民幣(其中約1/3為出口)。因此,雖然凈水器行業在總體上還是一個較小的行業,但是發展很快,是一個朝氣蓬勃、前途無量的朝陽產業。
從1998年至今的13年時間內,我國北至黑龍江、吉林、遼寧,南到廣東、廣西,東至沿海各省和臺灣,西至新疆、陜西、四川、重慶,有關行業協會調研了近千家凈水器生產企業和數百家凈水器經銷商,為500多個凈水器產品撰寫了企業標準,協助300多個
凈水器產品申領了衛生批件。
作為飲用水安全產品,凈水器的應用和推廣取決于下面幾點:
一是水源污染嚴重,《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飲用水的源水有23.6%不合格,給自來水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也給自來水水質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二、城鎮供水突發事件時有出現,松花江(化學)、太湖(藍藻)、云南(砷)、內蒙古(微生物)、湖南(重金屬)等等,近幾年水污染事件頻頻發生,給凈水器行業發展提供良好契機。
三、目前的市場份額,桶裝水占多數,但由于桶裝水的二次污染、假水、黑桶等等問題,并頻繁被媒體暴光,其消費群體正逐步轉移到使用凈水器方面來。
相對于桶裝純凈水和管道分質供水,
凈水器具有使用方便、價格實惠、現制現用水質新鮮、無二次污染等等優點,深受廣大居民歡迎,是最有發展前途的飲用水凈化方式。但據調查,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家庭擁有率尚不足15%,其他城市的擁有率更低,農村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我國凈水器的發展空間很大,市場前景很好。
我國13億人口,約4億家庭,按50%家庭使用,約需2億臺。市場零售價按2000元/臺,市場就是4000億元。出口目前約占凈水器總產量1/3,中國是凈水器制造大國,即使在金融危機時也沒影響出口,今后凈水器出口的量會更大。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質污染不斷加劇;隨著人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飲水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飲水與健康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凈水器一定會進入千家萬戶,像彩電冰箱一樣普及,成為居民家家必備的生活用品。這就是
凈水器行業的機遇!
中國凈水行業協會(籌)、中國凈水行業高峰論壇組委會秘書長顧久傳指出,凈水器企業同樣地面臨著挑戰。
生產家用凈水器的正規(有批件或正申領批件)企業目前約有1000多余家,行業內還有大量沒有衛生批件并且不打算申領衛生批件的凈水器生產企業,約有2000家,這些黑廠大多為小廠、家庭作坊,有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一方面坑害消費者,同時也敗壞了凈水器的名聲,使很多人不敢買、不敢用凈水器;另一方面,他們生產時偷工減料,使用廉價劣質原料,然后低價傾銷,擾亂市場。